还在盯着中国男足吗?世界杯上还有这件更值得关注的事情
还在盯着中国男足吗?世界杯上还有这件更值得关注的事情
还在盯着中国男足吗?世界杯上还有这件更值得关注的事情
有关芯片制造的,芯片制造与房价,给华为制造芯片 2022年度的新一届世界杯已经在卡塔尔强势开赛,伴随着的排山倒海、气势恢宏的欢呼声,喝倒彩的声音也随之而来,许多人注意到了中国男足的缺席,于是开启了一拨大肆嘲弄。
有关芯片制造的,芯片制造与房价,给华为制造芯片但是在这次世界杯中,中国却成为了标杆,因为有一个让人极为自豪的现象是——本次世界杯中蕴含着极为丰富的中国元素:如中国的国宝大熊猫成功入住卡塔尔、卢赛尔体育场由中国企业承建、可拆卸球场由中国制造、世界杯周边绝大多数都为中国制造。卡塔尔大巴为中国打造、中国为赛事提供了移动房屋……
据有关消息透露:2022年世界杯的物料里有80%来自中国义乌,无论是足球、旗帜还是奖杯,都由中国义乌生产。综上可以清晰直观地看出,中国经济已经势如破竹,中国制造已经享誉世界。
截止到2020年,我国已有220多种工业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位。新能源、家电、智能手机等重点产业跻身世界前列。2012年到2020年的8年间,我国工业增加值由20.9万亿元增长到31.3万亿元,制造业增加值由16.98万亿元增长为26.6万亿元,占全球比重由22.5%提升至30%左右,而装备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也从从28%提高到33.7%。
足球的背后是经济,卡塔尔世界杯中出现如此之多的中国元素,这实际上是对中国经济的认可。历经了改革开放四十年积淀成长,又在世贸组织框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原则下充分参与国际竞争,良好地统筹协调了国内外资源。我国已经具备了坚实、过硬的经济基础,也具备极强的人力资源优势和产业配套优势。我国在经济领域的成长大家有目共睹,中国用实力实话,让世界放心。
由于人口优势与原材料价格优势,我国制造业一直以低价闻名,中国商品虽然没有过高的利润,但以价取胜、以质称王,用性价比说话,这份坚守与匠人精神使得中国制造在国际上竞争优势不断扩大,而欧美制造业的萎缩与下滑给了中国产品更多的市场,使得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向世界舞台。
与最初的低端生产不同,我国如今的制造业愈发呈现出“智慧制造”的趋势,附加值不断增大,创新性不断增加。中国制造业对创新抱有巨大热情,在用户体验、数字技术利用、财务回报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这种创新性的转型使中国制造在“优惠”与“高质”的基础上又增添了“创新”的品质。
我国始终坚定“走出去”的战略,一带一路的建立与中非合作的加深促使中国企业有越来越多机会走出国门,并在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中建、中铁、中车、华为、徐工、阿里巴巴等企业的全球战略形成了我国国企带头,民企辅助的发展形式。
过去若干年,中国制造业大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严重不足。中国制造商大多占据低端市场,高额利润的高端市场被外国制造商垄断,这意味着中国仅仅赚了个基础的辛苦钱,且同质化现象非常严重。大多数制造企业靠价格战赢得订单,在竞争中往往自相残杀,导致制造企业利润水平低下。
据统计,100%的光纤制造设备、85%的集成电路芯片制造设备、80%的大型石化设备、70%的汽车工业设备、数控机床、纺织机械和胶印设备都被进口产品占据。虽然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制造国,实际上却只是全球低端产品和零部件的廉价供应商。我国必须进一步加强创新,摆脱低水平的模仿,加大技术开发力度,为自己更多地赢得线.劳动生产率有待提高,产业结构有待调整。
过去相当长的时间,我国制造业和产品结构不合理。含金量低的传统产业(钢铁、水泥、煤炭)仍然占据着主导,总产能过剩;但含金量高的高新产业(大数控、卫星航天)却过度依赖进口,产能无法达标。此外,我国劳动生产率不尽人意,中国科学院曾发布报告:中国的劳动生产率远落后于发达国家,中国的劳动生产率只有美国的1/12,日本的1/11,甚至比印度还差。对此,我国必须增强劳动生产率,调整不合理的产业结构。
长期以来,我国缺少大型的制造企业,仅仅是靠众多小型企业堆出来的,即靠“多”,而不是“大”。我国很多企业不符合行业对规模经济的最低要求,中国制造企业与世界一流制造企业的规模存在巨大鸿沟。此外,中国制造企业普遍缺乏品牌意识。据统计,在全球500强中国企业中,有64%没有充分保护自己的品牌。对此,中国必须着重培养大型制造企业,并逐步提高品牌意识。
相关文章
- 肆意操弄单边制裁 美国在全球引发人权危机
- 未经授权投资中国芯片制造商 台湾将对富士康处以罚款
- 甲基化测序与甲基化芯片
- 需求暴涨的电池管理芯片(BMIC)
- 一周动态:上海、辽宁推IC“新政”前者锚定人才奖励;芯粤能、青岛京东方项目迎“芯节点”
- 一种芯片的表面涂层制备方法
- 人工智能“入侵”芯片制造芯片设计师有失业危机了?
- 芯片巨头发力芯片制造并宣布为高通代工4年内追上台积电 科技
- 苹果A15是几纳米工艺 比A14强多少?
- 盛美上海:“弯道超车或易翻车”国产设备发展需更多原始和集成创新
- 外媒:电子产品需求减弱全球已出现芯片过剩
- 上海:14纳米芯片规模量产90纳米光刻机等实现突破
- 三星电子计划明年扩大芯片产能
- OPPO第二颗自研芯片:表面与背后的两层逻辑
- 新春企业行铆足“虎劲”开新局
- 华为提交的 EUV 扫描仪专利能让中国半导体制造走向何方?
- 万亿半导体产业支持计划来了!中国加速芯片产业发展自给自足
- 荷兰芯片设备制造商阿斯麦CEO质疑美国“双标”
- 轩田科技Sharetek MES系统赋能半导体封测工厂数字化转型
- 干货!一文看懂集成电路设计行业竞争格局:国产EDA龙头上市